close

 

這幾天在思考要估測一下班上小朋友大多數的語文程度在哪?還有怎麼讓他們大量識字?

今天一大早六點就爬起來打第一回的語文補給站

第一階段:第一課課文出現疊字詞

跑跑  跳跳 看看  ....是小朋友常用的疊字動詞,但只有學動詞多麼枯燥乏味,

因此思考了一下讓小朋友接成一個短句。

首先分解成動詞+名詞

跑跑步

跳跳繩

依據上一屆的剪剪貼貼活動再加以改良,因為上一屆討論到欲罷不能,希望今年能在兩節課之內完成。 

1.兩個小朋友一組,剪下老師提示的動作詞語們(用紅色的紙)、另一個小朋友剪下名詞詞語們(用白色的紙)

2.兩個人一組,開始討論哪個頭(動詞)接哪個身體(名詞)

3.有部分是空白的名詞,請小朋友自行填寫

4.注意:盡量想語詞時不要有能共用的名詞,有也沒關係,剩下的用空白的部分補上,讓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下面的名詞。

 

 P01    

 

P03  

 

第二階段:小朋友貼完之後請小朋友發表自己的疊疊詞,有些小朋友會想到很可愛的詞或很髒的詞,可以視情況讓他表演動作,可以加深印象又讓大家開心一下。(圖七)

 

 

回家作業:寫在語文補給站(圖八)

除了延伸跟學校一樣的動詞疊名詞

並在後面有兩句的完成句子

  

 

【精益求精】

1.因為是星期三的作業,小朋友的學習單繳回之後,果然出現了我之前想到的一個問題。

「地點」放哪裡比較好?課文的結構是寫放前面,「花園裡,」「小鳥」「在叫我。」

以自己看以往文章的經驗,中文的句法通常是「小鳥」「在花園裡」「唱歌」,上面的句法比較像是英語的用法。

所以就有小朋友寫成:

「在花園裡」,「小鳥」「在花園裡唱歌」

由於只有兩個小朋友有這樣的錯誤,因此上課時簡單指導和再次說明一下。

2.這次比較貼近小朋友的程度,他們玩得很開心也比較有成就感,自己思考一下似乎語文還是結合遊戲來反覆練習對這班而言接受度較高。

 

===========感想的分隔線========================

1.我覺得寫食物(餅乾..珍奶..)是還不錯的點,用五感,寫好的立刻就給食物吃,哈哈哈~


2.乾脆每天都在身上掛牌子 名詞的就要去找動詞的手牽手,幾堂課大風吹一次換牌子,有遊戲又有得吃,每天孩子好期待來上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郁兒 的頭像
    小郁兒

    Alice的教學記事

    小郁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